辨六经、识方证、治发热,运用六经辨证论治外感发热
2024-02-26
通过系统学习张仲景《伤寒论》原文、六经八纲方证的经方理论体系并结合临床实践,发现治疗发热性疾病经方优势突出,现将辨六经、识方证、治发热经验总结如下。
经方概念源自《汉书艺文志》,其主要内容是知病位、病性,并通过药物来纠正机体病理状态达到治愈疾病,尚未有具体治法(汗、吐、下等)论述。至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针对邪正交争后出现的临床症状,辨其病位、病性,将病位病性结合,形成六经辨证体系,并依据因势利导、就近排邪原则,创立病位在表,应用汗法治疗,病位在里,应用吐下法治疗,病位在半表半里,用和法治疗的法则。如果是阴证,则需要用具有强壮作用的温药亢奋机能,进而形成包含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纲辨证内容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对于发热性疾病,应用六经辨证,施以对应治法,做到方证相应,治愈疾病。
对于发热的认识,本文讨论的是界定为体温升高类疾病。“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是辨识表证发热的重要论述,即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热(体温升高),伴随恶寒,则为病发于太阳;如果体温不高,伴随恶寒,则为病发于少阴。
发热恶寒,为病在表,是太阳病的特征,应用发汗的方法治疗。虽曰太阳病,但恶寒明显,恶寒是太阳病特征性症状,故判别太阳病是寒证,治疗则需应用温药发汗,即后世所言辛温发汗解表法。治疗大法确定,如需进一步明确具体方证,还需结合患者是否汗出,辨其虚证、实证。如汗出、恶风,则为表虚证,桂枝汤为主治之方;如无汗、恶寒,则为表实证,麻黄汤为主治之方。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而渴、不恶寒”或者“发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提示恶寒的表证已罢,口渴、怕热的阳明里热已成,病至阳明,热盛无寒,最怕热伤人体津液,需要用寒凉清热之药,去热保津液,白虎汤为主方。如果大热,且津液损伤明显,则需加人参于白虎汤,或直接用后世增液汤于白虎汤方中。如病情发展,燥热内结,出现“胃家实”“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则需大承气汤下热结以存津液。
如阳性病,病位不在表不在里,则为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治表之汗法、治里之下法均不可用。此时只能用和解之法,祛邪于半表半里,小柴胡汤为主方,其主证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如果发热患者出现进食差、腹泻等,往往提示小柴胡汤证。
发热性疾病,三阳证多见,以上是三阳病及其常见典型方证论述,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还需结合伴随症状,调整加减用药,做到“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推荐课程
【报名日期 9月21日】
【中医针灸】
2024年9月21日开课
中医针灸(高级)培训班
2024-09-02 22:03:15发表
课程设置: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案分析,通过理论与实操相结合,在人体上按经络、特...
【报名日期 3月25日】
【中医养生培训】
2024年3月25日开课
中医食疗养生
2024-02-18 14:53:35发表
通过学习中医食疗养生可以利用合理的饮食搭配来预防疾病、调理身体、达到协调脏腑,恢...
【报名日期 5月27日】
【中医推拿按摩】
2024年5月27日开课
中医推拿按摩(高级)培训班
2023-05-06 13:27:45发表
推拿按摩是中医传统的一种手法,其作用为一种物理疗法,推拿又称“按跷”、“跷引”“...
【报名日期 7月24日】
【中医康复理疗】
2023年7月24日开课
中医康复理疗(高级)培训班
2018-12-21 11:32:46发表
中医康复理疗是将中医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与现代人的体质特点相融合,通过艾灸、刮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