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感看中医瘟疫防控理论

2009-06-26





 
从甲感看中医瘟疫防控理论
 
      之前,我们从中医学经典著作《内经》的研究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基于这一模式,在2003年SARS流行期间,我们对中医瘟疫学和现代传染病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一项比较性研究,提出了关于细菌或病毒致病的生态病因学理论。目前,有关这一方向的深入研究已经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根据生态病因学理论,细菌或病毒致病并非只取决于细菌或病毒本身的生物学性质,而是细菌或病毒、自然运气和宿主之间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瘟疫)防控方法的研究和实践,生态病因学理论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思维模式、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从此出发,我们对防控甲感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瘟疫发生、流行及防控方法的相关理论基础
  中医学关于瘟疫发生和流行规律的研究,始于《内经》。概括起来,这些理论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五运六气演化及其对瘟疫流行情势的推断,二是时令伏气为病,三是外邪的病位和邪气性质的传变。中医学不仅利用这些学说或方法对瘟疫的发生、流行情势进行推演预测,而且也基于这些学说或方法创造了独特的瘟疫防控方法。
  五运六气演化和对瘟疫流行情势的推断
  中国古文化对天的崇拜使得中国古天文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也是形成“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文化根源。中医学理论的起源受中国古天文学的影响甚大甚远,并且从一开始就是在“天道气化-气候物候-神候病候”的思维框架中发展的。
  在中医学看来,太虚寥廓,天地之纪,形气相感化生万物,而人神通应之,分别形成气候、物候、神候和病候。候之所始为道之所生,天道形成天象,而天象运动是万象运动的根本。气候是天运变化之象,物候是人之外的动植物生命活动对天象的反应,神候和病候则是分别在正常和疾病条件下人体生命活动对天象的反应。五运六气学说将天象、气象、物象和人体之象统一起来,并以天干地支为符号推演工具,形成了通过天象预测气象以及通过天象和气象预测物象和人体之象的算法系统。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创造的用于观测机体正气、天运之气和外在邪气的演变及其相互作用的一种推演工具和方法。 
  时令伏气为病
  时令伏气,是指在时令运气不合的情形下,邪气并不会立刻致病或有严重的致病性,而是以伏邪的形式潜伏下来,在适合的时令运气时暴发为病。具体来说,大致包括了冬养藏以为春奉生之地,冬伤于寒,春病必温;春养生以为夏奉长之地,春伤于风,夏生飧泻;夏养长以为秋奉收之地,夏伤于暑,秋必可疟;秋养收以为冬奉藏之地,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等。
  外邪病位和邪气性质的传变
  外邪传变,是说根据机体的正气状态,一定的外邪在机体内不仅可导致特定的病位为病,而且也可以传变为病。这种传变,既包括了病位的传变,也包括了邪气本身性质的传变。
  对瘟疫发生、流行相关理论及防控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
  结合目前我国防控甲感面临的实际情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流行态势,我们认为,在积极对甲感病毒进行深入的生物学研究和开展现代生物医学防控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例如传染流行规律、疫苗研制等)的同时,国家应设立专项对中医学关于瘟疫发生和流行的理论及防控方法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1.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瘟疫)发生、流行理论及防控方法的比较性研究,以明确两者的异同,揭示中医学在这一方面具有的优势领域和方向。2.以已经或将可能出现的瘟疫流行为实践模型,采用现代流行病学、病毒或细菌生物学、免疫学和非线性免疫系统动力学、数理科学等相关的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五运六气演化、时令伏邪为病和外邪传变理论进行挖掘研究,用以将这些经典的中医学理论“翻译表达”为现代的生物医学理论体系,并在一个全新的学术思想界面上形成一个新的和统一的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理论。3.采用现代药物科学、临床研究方法和技术对中医学经典的瘟疫防控方法进行研究和开发。
  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新研究不但对于近期防控甲感十分重要,而且对于其它急性传染性疾病(瘟疫)的防控都具有显然的生物医学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其意义有三:
  一是能够创立新的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病因学和发病学理论,并基于这一理论研究开发新的瘟疫防治方法。
  生态病因学的提出和研究就是我们在这一方面进行探索所展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生态病因学理论扬弃了以往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学研究只注重病毒或细菌本身的缺陷,而将细菌或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染性真正建立在“细菌(病毒)-气象-机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正如中医学理论所表述的那样,“凡人口鼻之气,通乎天气,本气充满, 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 外邪因而乘之。”故疫厉之邪入侵,有天时、有路径、有部位、有本气,天时、路径、部位和本气不同, 逐邪方法亦异。从生态病因学理论出发,无疑会导致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新的病因学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这些方法不仅只是针对已发疾病的治疗,而且更包括驱除伏邪和瘟疫未发时的预防。
  二是能够建立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瘟疫)发生、流行的推演预测方法。
  按照中医学的五运六气学说,瘟疫的发生和流行态势是可以推演预测的,如能引入现代流行病学、数理统计和计算机技术对五运六气学说及其方法进行研究,建立起一套关于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生、流行的推演预测方法,而这一方法的意义则是不言而喻的。
  三是能够建立研究开发抗病毒药物的设计新策略,基于生态病因学理论研究开发全新的抗病毒药物。
  以往人们对抗病毒药物的设计仅以病毒及其内部不同的分子为靶点的,但病毒因环境因素(包括药物因素)表现灵活、快速和多样的变异性,因此,按照这样的设计策略研究开发抗病毒药物存在难以避免的缺陷。而根据生态病因学理论,以“病毒-气象-机体”相互作用为对象的抗病毒药物的设计就能够避免传统抗病毒药物设计的缺陷和风险,可使我们找到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发布日期:2009-06-26
Copyright © 2018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 京ICP备17059413号-3